阿扁終究是走下台灣人空前絕後的政治舞台…有幸參與這一段歷史,為其留下見證是我們的責任…也許,真的是絕後了…
原本正在構思著內容,卻覺自己對政治觀察的縱深不足,遲遲未能落筆。幸而巧遇曹長青先生的文章,正是旱逢甘霖。同樣的題目,有人寫得比自己好,何不大方借用呢^^
(題外話:曹長青先生的獨到灼見及勇直批判,一直是我所欽佩的。可惜,他是十數億中國人中的唯一,顯不足以扭轉我對"中國人"的評價。)
他這篇"陳水扁的功和過"雖然簡短,卻是客觀而別具深遠的歷史眼光! 果然是旁觀者清、當局者迷。台灣人在一昧隨統媒起舞、對阿扁落井下石之際,不妨冷靜思考一下,阿扁的八年執政,給了台灣什麼樣的變化? 如果是連爺爺柳丁八年、或是送公公臭魚八年又如何? 當然,歷史不能假設,但試問又何妨??? 我個人一直都是肯定阿扁的,理由很簡單,我不認為自己可以做的比他好。That's it.
但阿扁是否真能得到一個公平的歷史定位,我個人並不樂觀。曹先生論點中有一重大前提或許根本不存在 "…隨者時間的推移,陳水扁在台灣的大歷史中…"
台灣,其過去的歷史多少台灣人(願意)知悉? 而今,765萬對台灣認同深化的否定票,加上中國國民黨對台灣意識的斬草除根、統媒對豺狼中國的催眠洗腦… 台灣的未來,存乎??? 國之不存,史何附焉?????
陳水扁的功和過 <自由時報>
明天,陳水扁總統將卸職。怎樣看待陳總統八年的功和過,實質等於怎樣看待民進黨執政的得失。雖然這兩者不能完全等同。
目前很可能是陳總統的聲望最低之際。除了八年來藍營的攻擊、紅衫軍倒扁的衝擊、第一夫人國務機要費案的影響、還有民進黨在縣市長、立法院、總統等三次選舉中的失敗等,都是重要因素。民進黨內不僅有怨言,更有人持紅衫軍式的看法,甚至要求陳總統退黨。
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陳水扁在台灣的大歷史中,仍會得到相當的肯定和地位。因為從宏觀角度,陳水扁對綠營、對台灣,都做出了重要貢獻。它至少體現在這幾個方面:
首先,在民進黨八年執政中,綠營的主要人物幾乎都在檯面走了一遍。從各方面比較,陳水扁基本都是綠營領袖中最優秀的一位。兩千年時,如果不是陳水扁代表民進黨選總統,很可能綠營到今天還沒有執政。即使其他人代表民進黨贏了一屆總統,零四年恐怕也很難保住繼續執政。可以說,綠營沒有陳水扁,很可能就沒有這八年執政,這是陳水扁對民進黨,也是對整個綠營的最大貢獻,也是他的最大功績。
其次,在陳水扁總統任內,台灣的民主大步前進。政黨輪替後,在國民黨巨大黨產不退還,以及體制、法治均有巨大缺陷的極端非正常狀態下,使兩黨格局基本形成。台灣的言論和新聞自由度達到「亞洲之冠」。尤其是軍隊國家化,更保障了民主的持續。這次國民黨獲勝,從另一個角度也體現了台灣人民對民主的確信。
第三,陳水扁執政八年,台灣人的國家和身分認同發生了巨大變化: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從三成增至七成,認為台灣是主權國家者多達八成。陳水扁政府認定兩岸「一邊一國」,並三次實施「公投」,包括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,以及國營企業正名等,都使「台灣意識」和「台灣主體性」空前深入。這將是陳水扁留給綠營的最大遺產,也將是民進黨重新站立而執政的最堅實基礎。
當然,陳水扁八年執政也有失敗。在國共兩黨聯手杯葛、朝小野大、國民黨龐大黨產資源、半個世紀國民黨對民眾洗腦慣性的逆境中,在第一次執政沒過半,第二次執政被兩顆子彈抹黑的壓力下,陳水扁的執政,顯得缺乏理直氣壯。另外,由於他一路過於重用新潮流系,對藍營有太多幻想和妥協,無法堅持創黨理念和原則;其結果是導致國民黨越來越囂張,以至於發展到紅衫軍倒扁的高潮。
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卸職時,處於聲望最低潮。但不久前英國史學家評出的首相排行榜,柴契爾獲第一。而最近的英國民調,柴契爾夫人也居首(邱吉爾第二)。說明歷史將給政治人物其應有的地位。對陳水扁先生也不會例外。
(作者曹長青為獨立評論員)
原文網址: 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8/new/may/19/today-o5.ht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